學習怎麼浮釣鰱?魚。一、關於釣點
鰱?生性膽小懼人,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靠近岸邊活動,大多在水庫中央深水區域遊弋,特別是個頭較大的鰱?更是如此。這也許是它們“與眾不同”的一個特點吧。因此,釣鰱?,在近岸是難有釣獲的,其釣點應當選擇在水庫中央的深水處。在鰱?密度很高時,近岸處也可以釣到魚,但是釣起來的都是小鰱?。所以,“釣鰱釣遠”是非常要緊的。同時,每次拋投鉤餌要注意準確地投到同一個“點”上,以便形成比較集中的“霧化餌區”,使釣點成為真正的“窩點”。如果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”亂投一氣,難以形成“窩子”誘魚效果就差多了。許多人釣不上魚,選擇釣點不當,釣點形不成“窩子”是重要原因。
二、關於餌料
由於鰱?吸食方式與眾不同,釣鰱?用餌也因此有其特殊性和針對性,這是釣鰱?之關鍵。其餌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點:一是酸臭氣味,二是溶散霧化。儘管近兩年在鰱?餌的氣味方面有“多樣化”的趨向,但是,筆者認為,鰱嗜酸,?嗜臭的基本習性始終沒有變,釣鰱?使用發酵酸臭味餌是必不可少的。餌料還必須霧化性能好;這是由於鰱?攝食是採取“喝吸”水中浮游物的方式所決定的。“霧化”的主要功能在於“方便”鰱?吸食,“浮游物”掩護著炸彈鉤(裸鉤),吸食“浮游物”時吸進裸鉤,達到以釣獲之目的。在這兩個要點之中,“氣味”的主要功能是誘魚,“霧化”的主要功能是釣魚。而“霧化”比“氣味”更重要;一個入水後始終不化散的餌團,也許它的氣味可以誘魚而來,卻難以真正把鰱?釣上來的———偶爾掛上一尾是有可能的,但是,那不是“釣”魚。還有,餌團的用料,要越細越好,因為實踐證明,霧化後的“浮游物”,粉狀的比片狀的效果要好得多。
三、關於釣組
海竿浮釣鰱?,普遍採用“大漂無墜釣法”。其組合:釣線上先穿一粒太空豆(主要是控制大魚漂,目的是調整釣浮的深淺),再穿上能在釣線上滑動的大魚漂,然後在釣線前端拴結一死扣(掛鉤餌用),最後掛上鉤餌。拋投前,搖輪收線,大魚漂移到“死扣”處,與鉤餌相當接近,非常便於投出鉤餌。這種組合的優點是操作方便快捷,釣深釣淺自如;缺點是風大時漂鉤餌易偏離窩子。因此,有大風時,可在穿大魚漂前先穿上一個在釣線上能任意滑動的大孔墜子,變“漂遊釣”為“定點釣”。釣組中,要特別注意鉤的問題,一是鉤要銳利,最好用新鉤,便於刺進魚嘴,二是要使用較大號的鉤,因為鰱?嘴巴大,不用擔心“吞”不進鉤,主要是考慮鰱?口唇肉質細嫩,唇骨易脆,鉤小了容易脫出,而大鉤則掛得牢。據實踐,一般情況下,進魚嘴的都是炸彈鉤的尾鉤。所以,有人在炸彈鉤上再拴一隻長子線的“尾鉤”,或者自製2~4棵長子線鉤的“鰱鉤”,效果都很不錯。
四、關於漂象
鰱?中鉤後,一般是黑漂。但是有時候漂象也有不同表現:鰱中鉤,漂時沉時浮或橫向移動;?中鉤,漂有時在原地打轉或微微抖動。這些漂象都說明所上鰱?不是很大,一般在1千克左右。如果是魚漂上下快速抖動,一定是小雜魚鬧鉤,可以不予理會,直到魚漂臥倒在水面,魚漂不再抖動(鉤上無餌了),再收竿換餌。遇有小雜魚鬧鉤突然魚漂停止不動,而魚漂卻沒有臥伏水面(表明鉤上有餌)時,表明大鰱?已進入“窩點”了。
五、關於操控
拋竿後,如果是“無墜釣法”,待魚漂站立後,應跟著抬竿拉線,使釣線全部入水,再扳回繞線輪鎖扣。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釣線在水面漂浮,有風時將漂、鉤餌拉出“窩子”。如果是有墜“定點釣法”,投竿後,立即揚竿拉線,使重墜順利落底,漂站立後再插竿緊線;如漂未浮出水面,說明墜子纏繞了釣線,或者墜子纏繞在鉤上,或者墜、鉤、漂、線相互纏繞,墜子不能落底。這時,只能收線重新掛鉤餌拋投。由於“定點釣法”最容易出現鉤、墜、線纏繞,所以最好採取“無墜釣法”。
魚中鉤後,一般不用揚竿,只是拉直釣線,慢慢搖輪收線即可。這是因為鰱?口唇內嫩骨脆,大力揚竿和快速收線,容易造成脫鉤跑魚。中鉤後,鰱的掙扎力、竄逃力比?大得多,?一般只是順著收線而來,顯得比較溫順。鰱?不論大小,一律要用抄網抄魚上岸,因為它的口唇肉骨太脆嫩了,絕對不能提魚上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