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概況】菊花又名壽客,為菊科菊屬植物。菊花清雅高潔,花形優美,色彩絢麗,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亮節、清雅潔身的象徵。也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名花。
菊花在8世紀前後,由我國傳到日本。17世紀末,荷蘭商人將我國菊花引入歐洲,18世紀60年代傳入英國,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。此後我國菊花遍及全球。目前,菊花已成為國際市場銷售量最大的品種之一。在日本,年產菊花20億支,產值達到12億美無,排日本切花銷售額的首位。近期發展起來的盆菊,年產值1800萬美元,產量為640萬盆,列盆栽花卉產值的第十一位。在荷蘭,切花菊年產值3.7億美元,列荷蘭切花銷售額的第二位,盆栽菊花產值2690萬美元,列荷蘭盆花產值的第五位。在美國,切花菊的年產值為1700萬美元,而盆栽菊的產值為8400萬美元,列開花盆栽植物產值的第二位。同時,切花菊和盆栽菊在歐洲栽培十分普遍,德國。英國、波蘭、西班牙、匈牙利、俄羅斯和土耳其等國都有一定規模的栽培。在亞洲,除日本以外,韓國、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栽培菊花的面積均不小。在盆栽菊的育種和改良方面,英國的戈德斯托克(Goldstock)育種公司和克林格德(Cleangro)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盆栽菊育種搖籃,每年推出全新的盆菊新品種。美國的約德兄弟(YoderBrothers)公司和赫梅特(Hummert)國際公司在盆菊的育種、繁殖和栽培上歷史悠久,成就突出。荷蘭的菲德斯公司和科寧克萊傑克·范·扎登公司以及以色列的丹齊傑公司在國際上都有極高的聲望,它們生產的盆菊種苗或產品都是國際名牌。
我國菊花的栽培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已有記載。自晉代起,人們將菊花作為觀賞植物。至唐代己有不同花色的品種先後出現。到了宋代,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發展到盆栽,並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,品種有了較大的發展。明代菊花又有發展,王象晉的《群芳譜》記錄菊270種,分黃、紅、粉、白、異品等類。還有高濂的《遵生八箋》記錄菊185種,並總結出種菊八法。明末清初,日本菊花已經輸入。清代藝菊之風更盛。到新中國成立前夕,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為國家保存了良菊630種。到1953年上海的菊花只存150多種,但後來藝菊事業迅速得到恢復,上海、北京和南京等地收集和整理菊花品種。其中南京農業大學對中國菊花品種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,整理出3000多個品種。目前,我國菊花的栽培十分普遍,菊花的銷售量也佔據首位,盆菊和切花菊並肩發展,栽培品種上除保留傳統品種以外,自己培育新品種和引種相結合,加速了菊花栽培的發展。
【形態特徵與品種】菊花為多年生草本。莖直立或開展,粗壯而多分枝,小枝青綠色或帶紫褐色。葉大,卵形至廣披針形,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,基部楔形,有柄。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微有香氣。我國栽培的盆菊常分為平瓣、匙瓣、管瓣、桂瓣和畸瓣五大類44個花型。花色分為黃、白、綠、紫、紅、粉紅、雙色和間色八大色系。常見傳統的栽培品種有白牡丹,平瓣球型,白色。鴛鴦錦,外曲平瓣反捲型,黃帶紅暈。粉黃托桂,桂瓣托桂型,粉紅黃心。十丈珠簾,細長管瓣,垂絲型,白色。煙環點翠,匙瓣卷散型,白微綠。綠荷,內曲平瓣荷花型,嫩綠色。春水綠波,管瓣管盤型,綠色。綠衣紅裳,平瓣蓮座型,紅白綠三色。金背大紅,內曲平瓣蓮座型,金背紅面。白松針,直管瓣,松針型,白色。天女散花,直平瓣,芍葯型,深紅色。帥旗,闊平瓣寬瓣型,紫紅色,背儲黃色。目前,歐美栽培的盆菊品種有夢時(DreamTime),銀蓮花型,花白色具綠色大花心。天鵝絨(VeIvetTime),單瓣花,深紫紅色。萬達斯(MidasTime),匙瓣類,花金黃色,綠心。蘭辛(Lansing),葉深綠色,花深紫色,定植後56天開花,是最好的室內開花植物。茶時(TeaTime),銀蓮花型,花小,金黃色,基部紅色,屬雙色種。搖擺時(SwingTime),單瓣花,橙色,定植後52天開花。塔斯曼(Tasman),單瓣花,白色。阿茲台克之帽(SombreroAztec),單瓣花,金黃色,株高18厘米。克裡蒙(Cremon)系列,托桂型,花色有紫、玫瑰紅、白等,花心米黃色。休斯密史(Shoesmith)系列,其中費雷德、休斯密史(FredShoesmith)花大,淡黃色。乒乓(PingPong)系列,其中金黃乒乓(GoldenPingPong)花球形,黃色。英加(Inga),舌狀花白色,管狀花黃色。博裡斯、貝克爾(BorisBecker),花大麗菊型,淡黃綠色。湯姆·皮爾斯(TomPierce),花大,紅面,背金黃色。裡瓦爾賴(Rivalry),花大,橙色。
【生物學特性】菊花原產我國。耐寒,喜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。不耐高溫和乾旱,怕積水和多雨。
菊花的生長適溫18~22℃,最高32℃,最低10℃,地下根莖能-10℃低溫。植株進入花芽分化期,白天溫度維持20℃,夜間溫度15℃,有利於花芽分化。花期夜間溫度不低於17℃,盛花期可下降到13~15℃,可延長觀花期。
菊花根系發達,莖葉茂盛,花朵密集碩大,水分的蒸發量較大,隨植株的生長發育逐漸增加供水量。但盆內不能過濕和積水,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和莖葉凋萎。
菊花為短日照植物。在每天14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的營養生長。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℃的夜間溫度下,有利於花芽發育。菊花雖喜光,但盛夏中午烈日時適當遮蔭對菊花生長十分有利。
土壤選擇疏鬆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砂質壤土。pH以6.2~6.5較好。
【繁殖方法】常用扦插、播種、嫁接和組培繁殖。
扦插繁殖:在4~5月取老株上的基部萌芽,進行嫩枝扦插。插穗以頂芽最好,長8~10厘米,扦插深度為插穗的榮昌盛/3,插入培養士和沙各半的基質中,保持遮蔭和濕潤,在18~21℃溫度下,插後15~20天可生根。插穗若用0.2%??丁酸處理1~2秒,還可提早生根,根系更加發達。
播種繁殖:春季室內播種,發芽適溫為20~25℃,播後15~20天發芽。播種苗當年可開花,但變異性較大。
嫁接繁殖:常用於藝菊和立菊栽培,砧木用黃花蒿(Artemisiaannua)和麥蒿(Artemisiaapiacea),一般秋末采篙苗放室內養護,春季可用於嫁接,成活率高。
組培繁殖:從20世紀80年初開始規模性繁殖菊苗以來,應用已十分廣泛。常用嫩莖、莖尖或花蕾作外植體。將消毒的外植體接種於添加6-?氨基腺嘌呤1毫克/升和?乙酸0.2毫克/升的MS培養基上,經30~60天可誘導出愈傷組織,再培養30~60天,分化出綠色枝芽。再將枝芽轉移到添加?乙酸1~2毫克/升的1/2MS培養基上,約30~40天可誘導出健壯根系,成為完整的菊花種苗。
【栽培管理】盆栽菊花常用12~16厘米盆。盆栽以腐葉土或泥炭土、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為基質。5~6月菊苗定植於盆內,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"卉友"12-0-44硝酸鉀肥。苗高10厘米時摘心1次,促使分枝。待新芽繼續長出後,施用0.5%比久噴灑植株,每旬噴1次,前後噴2~3次,使菊花矮化健壯。同時,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短日照處理,如每天14小時黑暗處理,即可提前上市。一般盆菊在產業化生產過程中,從定植至開花可從8周至50周。
【病蟲害防治】主要病害有銹病、黑斑病和灰霉病。銹病危害葉和莖,以葉受害為重,可用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。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,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防治。灰霉病可危害花、葉、莖等,發病初期用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蚜蟲危害,可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。
【產後處理】菊花花姿高雅,花色清麗,適用於盆栽觀賞。用它點綴室內外階前、廊架,鮮艷雅致,顯得春色常在。如擺放在花壇、花境或製作景點,絢麗奪目的大色塊,使人留連忘返。盆菊的花枝用於插瓶,製作花束或花籃,同樣增添嬌艷的光彩。盆栽以始花時上市為宜,貯運溫度10℃、相對濕度90%時,可保存在黑暗中1~2天。 |